8歲孩子總是胡攪蠻纏,怎么辦? 那么這個孩子怎么胡攪蠻纏呢,就是你只要不依他,他就會跟你糾纏不休,用哭,跟你辯駁,甚至堵住你的出口,不讓你離開的方式,直到你答應讓步,他才肯罷休,我該怎么辦?
好,那么對于這種癥狀呢,我們一言以蔽之,其實根源問題在于,這位家長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。
我們很多心理學的,育兒的講師啊,在講教育的時候經常強調對孩子的愛啊,關心啊,共情啊,但是我們很少強調的是,養育者本人的力量,這個是非常重要的。
我今天剛好看到一篇文章叫做《給夠了無條件的愛,孩子為何長成了愛的反面》,里面描述的孩子就和這位家長的孩子有點像。就是—個孩子,他的人是長大了,但是對世界的觀感還是和嬰兒一樣,以為全世界都應該圍著自 己轉。那這是什么造成的呢,就是家長自 己可能小時候被忽略,特別是情感上被忽略,或者被過度要求,而導致內在非常匱乏,缺乏安全感,然后就把無條件,無底線的溺愛、縱容孩子當做給自己以前沒有得到的東西,以前的不幸的彌補。
我們在很多隔代撫養里面也見到這種現象,例如小時候沒有吃的的老人,就很喜歡硬塞孩子讓孩子吃很多,或者小時候沒有漂亮衣服穿的媽媽,就會把女兒經常打扮得和洋娃娃一樣,這種其實都是出于類似的心理,家長通過對孩子特別的好,來補償自己。但是家長做了很多看似是為孩子好,實際上是補償自己的行動之后呢,自己的內在依然是非常虛弱,非常匱乏,就你可能跟孩子說不,都做不到,讓孩子有一點點委屈,一點點不滿,你都會很難受。像這位家長說,孩子會用哭。
那孩子知道哭對你來說有用才會用哭的呀。如果孩子知道,他一哭,你就會放棄原則底線,你就會妥協,那他下次還是會使用哭作為武器。這個和理解孩子的情緒是兩碼事,你可 以接納孩子哭這個行為,你可以理解他的悲傷,你可以不在他哭的時候羞辱他打擊他 ,但是這不代表他一哭你就要答應他的要求啊。
所以,在和孩子的互動中,你能不能當一個成年人,你能不能拿出自己真正的力量來,去對他的行為說不,或者給他跟他的年齡相匹配的后果?這里面我們要告訴大家啊,給孩子設界限其實最好的時機是五歲以前。
那么五歲以前如果你沒有做好這件事的話,就像這個孩子,五歲以前的養育者肯定太溺愛太縱容了,所以他覺得全世界都應該圍著他轉,那么你晚一點,年齡大一點才做這件事的話呢,不是不可以做到,但是你要做好準備要他付出和年齡相應的代價的。
因為如果孩子還比較小,他生氣憤怒他還做不了什么,但是如果這個模式不改變的話,大一點,他因為得不到自 己想要的東西而生氣憤怒的時候,他就有更多的武器,更多的能力去搞破壞甚至傷害別人。
所以如果你不想等到孩子二十歲的時候付出二十歲的代價的話,那么我建議你要下決心讓他八歲的時候付出八歲的代價,這個代價還比較小—點。到了成年以后,到了社會上,這個代價的確就有可能比較大了。所以我邀請大家去思考,我作為成年人自己的力量感夠不夠,我為什么會被一個孩子情感束縛。
明明這件事是對的,應該做的,但是他一哭,我就沒辦法堅持自己了。從這個根源上面去找。然后如果孩子八歲 了,他可能就是有更多的武器,他懂得辯駁,懂得堵住出口,等等。那這個時候你要和他戰斗,的確這個場面就會比更小的孩子更大,那為了防止以后更大的場面,我覺得現在的斗爭還是有必要的。不過我覺得家長們首先自己要充實自己,了解自己的情緒,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。為 了做到這一點呢,可以來聽我們的情商課程,全面地教你如何應對自己以及孩子的情緒。